本 住
讓空間自然呼吸 「正能量建築」替未來爭口氣
為下一代留下好空氣,追求歲月靜好之前,先與地球和好。
本住執行長黃一展,本住願景:讓地球降溫一度C,順應無藥世界。圖片來源:本住建築
人們想要歲月靜好,唯有與地球和好!在追求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後,二○二○的變局,讓愈來愈多人明白環境健康更重要,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統計,建築物消耗了全球能源的四十%,環境負荷讓不少先進國家展開「淨零耗能建築」(Net Zero Energy Building)的研究,甚至出現了「正能量」建築(Positive Energy Buildings)。
「正能量建築」意指建築本身所生產的能源比其所消耗的更多。早在十年前,歐盟發布的建築能源效率指令(EPBD)便規定,今年後所有新建物皆需達到近零耗能的標準,也就是建築物消耗多少能源,便要生產等量的能源。
倡議建築新主張,讓地球降溫一度C
在台灣,也有正能量建築的行動!本住新創團隊發起「讓地球降溫一度C」的建築新主張,希望在台灣導入「全外氣自然能轉換系統」,讓建築無熱排放、能自然呼吸;這也吸引總統蔡英文親自造訪考察,了解如何透過創新生態系商業模式,改變傳統建築業對住家的想像。
「永續」與我們的距離有多遠?思考永續公共建設,不妨借鏡北歐人的生活哲學,北歐人向來熱愛戶外運動,瑞典人享受恰如其分的「剛剛好」(Lagom)生活哲學,丹麥人則擁抱「正念」(Hygge)生活智慧,是北歐人邁向永續發展的核心基因。
舉北歐永續建築──丹麥哥本哈根聯合國大樓「UN City」為例,這是聯合國全球第六個辦公總部,它被視為是丹麥最節能的建築之一,除了以雨水來作為沖洗馬桶的用水;屋頂安裝了一千四百多塊太陽能面板,為建築提供充足的電力。
除了歐洲,亞洲也開始注意公共建設的永續標準,而永續公共建設對人民有何益處?在台灣,為人所熟知的要算是台灣第一座綠建築圖書館「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建築主要以木頭建造,所有建材皆可回收再利用。
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
借鏡北歐永續公共建設,在城市打造N座大安森林公園
今年,台灣開始向北歐看齊,本住的新住宅標準中,擁抱三大核心建築技術,分別是全外氣自然能轉換系統、水能源智慧系統、生物訊息系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堪稱無熱排放效應的「全外氣自然能轉換系統」。
該系統由勤益科技大學教授翁國亮所研發,鑽研歷時超過四十年,已取得多國專利,若是家裡採用此系統,回家,就等於替地球種四百棵樹,一整棟符合本住標準的全新建築大樓等於是替地球建一座大安森林公園,也能順應永續發展目標(SDGs)永續能源、永續城市與氣候行動的潮流;本住執行長黃一展透露,本住將持續拓展與進化,一步步結合太陽能發電、智慧電表等關鍵技術。
永續發展目標(SDGs)當中的第七、十一和十三項,分別是確保所有的人都可取得負擔得起、可靠、永續及現代的能源;希望促使城市與人類的居住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同時呼籲採取緊急措施,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最好與最壞的時代,看見台灣的「零耗計畫」
「二○二○對於這塊土地來說,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黃一展直言,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對於室內空氣品質日趨重視,上半年,本住已經與彰化秀傳醫院合作採用「全外氣自然能轉換系統」,快速建置負壓隔離病房及微負壓檢疫站後;此外,本住也將該設備捐贈予桃園敏盛醫院,打造正負壓防疫亭。
「認同本住理念,就是本住人!我們的目標不僅是要回歸人本,重視每個人的健康,另外更是要打造一座永續城市,讓每一棟建築,都能落實零碳排,零熱排,零電耗。」黃一展笑說,民眾若希望呼吸乾淨的空氣,生活在一個健康清新,零碳排低耗能的環境,支持本住理念,認同那些有本住系統的空間,都是很好的參與方式。
本住執行長黃一展進一步指出,本住不是設備商,也不是建築業者,而是扮演「整合人才與資源」的角色,希望呼應本住的英文名稱「SHOULD」,倡議六大建築標準,分別是
永續能源(Sustainability)
健康身心(Health)
乾淨空氣(Oxygen)
安全防疫(Utility)
拯救熱島(Land)
幸福發展(Development)
而採用本住技術的建案,今年將在台北市的西門町、廈門街現身,展望明年,有望達到十到五十個內建本住技術的建案;除了新建案,醫院、餐廳、髮廊等需要高頻率換氧的場域,也將陸續導入本住的系統。
曾經任職於聯合國資訊與通訊科技辦公室(OICT)的黃一展表示,本住希望從住屋者角度出發,以共創、共享、共好的經濟模式,透過跨產業整合資源、建立共識,與更多人一起加入行動。